
01 冬至節氣
冬至,俗稱“冬節”,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。冬至為“冬節”,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,在古代民間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講法。古時候,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,謂“年終有所歸宿”。古時有“冬至一陽生”的講法,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,陽氣慢慢開始回升。
02 冬至三候
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:“一候蚯蚓結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動?!?/p>
蚯蚓結
傳說蚯蚓是陰曲陽生的生物,冬至時節,陽氣雖已生長,但陰氣依舊十分強盛,土中的蚯蚓依然蜷縮著身體。
麋角解
麋與鹿同科,卻陰陽不同,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后生,所以為陰,而冬至一陽生,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。
水泉動
由于陽氣初生,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。
03 冬至習俗
吃餃子
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,每年冬至,有吃餃子的習俗。因為餃子有“消寒”之意,至今民間還流傳著“冬至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”的民諺。
吃湯圓
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,在江南尤為盛行?!皥A”意味著“團圓”、“圓滿”,冬至吃湯圓又叫“冬至圓”,民間有“吃了湯圓大一歲”一說。
喝羊肉湯
冬至還有吃羊肉的習俗。相傳,這一食俗起源于漢代,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煮好的羊肉,大為贊嘆,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。
END